激光切管卡盘加工中出现毛刺,主要与激光参数、辅助气体、设备状态及卡盘夹持等因素相关,以下是具体原因及分析:
1. 激光参数设置不当
焦点位置偏移:激光束焦点未准确落在管材表面,导致能量分散,切口变宽,材料未充分汽化,残留熔融金属形成毛刺。需通过焦点位置测试调整至好的状态。
输出功率不足:激光能量低于切割所需值,无法完全汽化金属,仅能熔化材料,产生粘稠熔融物附着切口形成毛刺。需检查激光器工作状态及输出数值,必要时进行维修或调整。
切割速度不匹配:激光切管卡盘速度过慢时,激光能量停留时间过长,材料过度熔化,熔渣增厚且难以吹净;速度过快时,能量不足导致切不透,熔渣从切口下方喷出形成不规则毛刺。需通过工艺测试找到“黄金速度”。
2. 辅助气体问题
纯度不足:气体(如氧气、氮气)纯度不达标,切割能力下降,熔渣吹不干净。例如,切割碳钢时氧气纯度需达99.95%以上。需更换高纯度气体。
压力不当:气体压力过低,吹力不足,熔渣残留;压力过高,可能形成涡流影响切割效果。需根据材料类型、厚度调整压力。
3. 设备状态与维护
设备不稳定: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导致机床不稳定,产生毛刺。需关机重启让激光切管卡盘休息。
镜片污染:保护镜片、聚焦镜片沾染油污或灰尘,降低激光透过率,实际能量衰减。需定期清洁或更换镜片。
4. 卡盘夹持因素
夹持不稳:激光切管卡盘夹持力不足或管材装夹偏心,导致切割时管材振动或位移,切口局部熔渣堆积。需检查激光切管卡盘夹持力及装夹精度。



